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11-02 浏览次数:

并城职院发〔2015〕54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的实施方案

山西省教育厅: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我院创新创业改革工作,坚持“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工作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太原市经济发展,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为重点,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创新和创造相结合、创业和就业相结合、训练和竞赛相结合、构建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平台,形成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丰富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资源、落实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整体构建我院实际、体现我院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系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改善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我院建设成为太原市及周边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志家

副组长:谢振芳 王蒙田

成员:樊长林、张健、张杰、刘绍君、张凯、张志杰、吕素香、张雪莲、李艳、廉红珍、吴文利、李恩哲、曹红梅、杨静、张荣钰、周树勇。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教务处牵头,学生处、团委、科研实验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各系部共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2.各系部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同时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的咨询、策划和指导,开展创业活动跟踪服务。

四、具体措施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学院主动适应太原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社会需求,通过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及时掌握人才结构变化趋势和就业信息,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设置。

修订实施各专业教学标准,明确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各系部要协同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专家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结合我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特点和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扩大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院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多种工学结合形式。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制定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和规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校际、校企、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管理办法,积极吸取各方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构建符合专业群要求的基础课程,开设跨专业交叉课程,建立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多专业融合型的转变。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励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2.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不同专业,开展在专业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各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3.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或使用一批有关创新创业类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报告、交流、参观等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创新创业动力和能力做好引导准备工作。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注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实习、实训类课程的教学中,学院推行综合岗位技能实训模式,由教师指导、学生研讨、自行设计、独立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选修课程中,利用晚自习时间,教师将开设具有学术前沿课程,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文化知识传播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实施网络通识课教育,鼓励学生通过电子资源、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2.在专业课程考核方面,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如平时教学成绩+期末笔试成绩、报告形式、面试形式等。在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联系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元评价,填写校外实习成果鉴定表,将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有机融入到教学考核中。

(五)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1.创建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训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根据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理实一体课程的实训室建设,使学院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训能在校内实现;构建仿真模拟实训室,建立专业模型室、展馆,使部分专业的实习可在校内进行;根据顶岗实习的要求搭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2.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所有实验、实训基地,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全面开放,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和业余时间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发明创造等创新创业活动。

(六)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1.将创新创业教育统一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试行弹性学分制,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学生可按有关规定休学创业,在规定时间内可重返学校完成学业。

2.设置创新创业奖励学分,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成果转换为创新创业选修课学分。

(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选任一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聘任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充实教育教学队伍。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提升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培养一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坛新秀。鼓励专业教师进实验实训基地,培养成为一批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进企业进行实践,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专业教学名师。有计划的分批遴选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八)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

1.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院年度预算,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2.建立大学生传信创业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定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成绩、成果组织专家评选认定,定期对优秀学生、指导教师、优秀项目、优秀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九)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

1.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2.通过创业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邀请企业家级相关领域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和需求。

3.网络中心构建网络平台使学生了解到专业创业信息,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向社会宣传。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二日

主题词:创新创业实施方案 签发人:杨志家

太 原 城 市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综 合 办 公 室 2015年10月12日印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