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重点与时代要求,切实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统筹安排下,于9月1日组织全体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此次备课以“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为主题,围绕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案例选取及教学方法创新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

备课中,赵倩如、王蓉、李超三位老师以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重要契机,聚焦“历史认知”“精神传承”“青年担当”三大教学维度,明确课程需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们共同梳理解决方案。面对平衡历史细节与整体脉络的问题,确定采用“时间轴+关键事件”的教学框架,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抗战历史认知体系;针对“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需求,设计“抗战故事分享会”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搜集身边的抗战纪念遗址、本地抗战英雄故事,让历史学习从“被动听”转为“主动探”。本场备课后,留给所有任课教师充分的课堂反思时间,并在教学后提出教学创新点,于次周形成二次备课成果。
会议中总结了暑假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的丰硕成绩,高度赞扬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的“金师资”能力过硬,教师们在培养学生时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身教学能力一定要提高。同时,会议中强调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发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关键作用。因此,本次集体备课需紧扣当前时政热点,要求全体教师以此次备课为契机,加强交流协作,凝聚教学合力,共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后,参与教师表示,将把备课成果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让“历史课”有温度,切实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坚定信念,理性看待国家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责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教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