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城职院发〔2016〕9号签发人:杨志家
关于上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方案》的
报 告
山西省教育厅:
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晋教师〔2015〕29号)的要求,经学院审核,现上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方案》。
附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方案》
2016年1月18日
主题词: 培训报告
太 原 城 市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016年1月18日印
|
附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贯彻落实《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晋教师[2015]29号),学院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加强学院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立足全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培养为重点,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训、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按类分层次设计培训项目,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长效机制,推进我院教师培训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建立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强化考核管理,夯实教师培训保障措施,确保我院教师培训工作实效。构建符合高职教师职业特点、助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学院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院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
组长:杨志家
副组长:王蒙田
成员:樊长林、刘吉太、张键、张雪莲、李艳、廉红珍、吴文利、李恩哲、曹红梅、杨静、赵红义、周树勇、张志杰、王晓红。
领导组办公室:
主任:樊长林
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教师培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教务处牵头,人事处、科研实验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图书馆和各系部共同配合,齐抓共管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
四、培训对象
我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包括:讲师、副教授、教授。
五、培训内容和要求
(一)“通识”部分
1.教育理论知识和师德师风培训:邀请兄弟院校知名的教育理论家来校做专题讲座;组织本院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做主题报告。采用专题讲座形式,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学院另行安排。
2.教学方法和技巧培训:邀请兄弟院校为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学院授课(授课内容由教务处与邀请到的专家学者商议决定,内容要体现当前最前沿的教学方法技巧)。采用专题讲座形式,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学院另行安排。
3.教学主题研讨活动项目:组织由专家学者和本院在教学方面有创新成果的教师共同参加“关于教学主题交流研讨会”,研讨会的成果由教务处进行汇集整理,形成书面文件下发给每位教师;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教师对在“研讨会”上形成的文件进行学习、交流。开设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观摩。每学期两次。具体时间、地点由学院另行安排。
(二)“专项”部分
1.讲师培训
⑴企业实践培训:重点了解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技术技能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与所教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关键岗位实践和技能训练,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结合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增强生产实际经验,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采用企业实践培训形式,根据专业,到相应的企业挂职锻炼。每学期要求30天以上。任讲师五年以上,需三个月的脱产企业实践培训。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另行安排。
⑵课程建设、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①由于本培训项目的专业性较强,所以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培训。各系部根据本系部的专业情况拟定培训课程并对所要求的培训师作出推荐,报送学院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②根据各系部拟定的课程和推荐的培训师,学院统筹安排培训项目和时间。采用专家授课、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学院另行安排。
2.副教授培训
⑴学术交流会议:学院通过国培项目,结合专业,安排相应的教师参加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培训班或学术交流会议。采用教师外出培训的形式:利用假期,安排相应的教师参加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主要内容国内培训班或学术交流会议。副教授外出培训,统一安排在假期。每学年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学院另行安排。
⑵学科前沿讲座:聘请国内和兄弟院校在学科前沿方向上有独到见解的教师,开设学科前沿讲座。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聘请兄弟院校或本院知名教师,以学科前沿专题具体内容开设讲座。采用专题讲座形式,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另行安排。
⑶“传帮带“活动:为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要求副教授在任职期间担任指导教师,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完成助教工作。具体内容:在课堂教学组织、板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加以指导。指导助教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及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等。“传帮带”活动,以两个学期为期限,每学期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另行安排。
⑷企业实践培训:重点了解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技术技能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学习与所教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进学院与企业的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技术标准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岗位职业技术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增强生产实际经验,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采用企业实践培训,根据专业,到相应的企业挂职锻炼,每学期要求60天以上。任副教授五年以上,需六个月的脱产企业实践培训。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另行安排。
3.教授研修
⑴学术交流会议:学院通过国培项目,结合专业,安排相应的教师参加以学科前沿领域为内容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教授外出研修,统一安排在假期。每学年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学院另行安排。
⑵教授专题讲座:安排教授结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全院教职工开设专题讲座。教授专题讲座,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地点由学院另行安排。
⑶“传帮带”活动:为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要求教授在任职期间担任指导教师,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完成助教工作。具体内容:在课堂教学组织、板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加以指导。指导助教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及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等。“传帮带”活动,以两个学期为期限,每学期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另行安排。
⑷企业实践培训:重点了解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技术技能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学习与所教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关键岗位实践和技能训练,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结合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推进学院与企业的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技术标准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岗位职业技术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增强生产实际经验,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企业实践研修:根据专业,到相应的企业挂职锻炼,每学期要求90天以上。任教授五年以上,需六个月的脱产企业实践培训。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另行安排。
六、培训考核要求
由学院统一组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过程考核50%和结果考核50%。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进行总体评价。考核具体要求如下:
1.专题讲座:①学员出勤、作业、平时表现和学习态度等日常情况;②交 4学时的教案并进行讲课或试讲;③2000字以上的专业学习培训体会。
2.企业实践培训:企业出具的实践鉴定和2000字以上的企业实践报告培训成果。
3.教学主题研讨活动项目:副教授、教授开设教学示范课,学院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观摩。
4.“传帮带”活动:指导期限内,每一个学期结束后,指导教师书面进行1000字小结;指导期限结束后,系统全面的写出2000字总结。
5.教师外出培训:由培训机构出具培训课程成绩。
6.考核结果作为颁发《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合格证书》的依据。
七、保障措施
1.学院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保障,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阻止教师接受培训。
2.切实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工作,在考核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考勤制度,对不参加培训的教师取消其考核资格。
3.对于拒绝参加培训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将不允许独立从事教学活动,不安排独立教学课时。本学年教师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4.严格考核制度,坚决防止和杜绝考核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均须在下轮培训中补考或补修,取得合格成绩后补发《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5.培训的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